东北网
首页黑龙江民生国内社会娱乐评论购风尚
视频东北网视专题国际法制体育理论龙E邮
生活健康医药餐饮食品汽车房产旅游动漫手机IT龙文化
教育龙版网博览寒地知青金融企业经贸彩信北大荒
女性亲子
论坛博客
报料热线
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大庆鸡西双鸭山伊春七台河鹤岗绥化黑河大兴安岭
首 页 | 焦点图片 | 今日焦点 | 冰城影讯 | 视频专区 | 热点专题 | 论坛热帖 | 热辣回放 | 星闻 | 图 库 | 电影电视 | 音 乐
 
  滚动新闻
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文体频道  >  电影电视  >  电影
即时新闻
古剑奇谭下架   央视评郑爽偷逃税被罚:必须得付出沉重代价  桃花演技爆发:枪指自己,逼迫军阀父亲放走同学!  爱奇艺《恋恋剧中人》两组搭档默契升温 吴宣仪解放天性情绪爆发  《双镜》7.3分完美收官,口碑获赞引发自来水打call  关于进一步加强“饭圈”乱象治理的通知  中国轮椅击剑:今朝扬眉剑出鞘  郭玲玲举重无敌手 谭淑梅击剑获双金  郭玲玲:“举重让我的人生实现了更大的价值”  突破身体极限 诠释生命精彩 
沈阳日报:有谁来拍“农村电影”
//ent.dbw.cn | 2008-07-15 12:45:34

作者:   来源: 沈阳日报     编辑: 王凌霞

 



  《大红灯笼高高挂》海报

  《投名状》令人关注,《赤壁》全线飘红……中国电影市场不能说不热闹。但这热闹背后却藏着另外一种可怕的寂静。这“寂静”就是农村题材电影极少有人理睬。在“大片”当道的电影市场,“农村题材电影”早已渐渐被观众遗忘。

  曾经的辉煌成往事

  曾经,农村题材电影是何等的辉煌。上世纪50年代以来的《花好月圆》《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到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人生》《月亮湾的笑声》《咱们的牛百岁》《被告山杠爷》《秋菊打官司》《二嫫》等都表现了中国电影人对农村题材的关注。

  《人生》表现了高加林身处农村、城市之间的尴尬,对现代文明的渴望;《被告山杠爷》中的山杠爷是好人,犯了法却合乎伦理;《秋菊打官司》讲述了一个农村妇女到法院告状的故事;《暖》则讲述了对于命运无奈又不肯低头,真实而平凡的故事;《二嫫》反映了农村人际关系的变化与物质化对山村的侵入。这些影片都努力站在历史的高度,穿越农民的个体命运沉浮,感悟民族精神、历史脉动与人性光辉。

  而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农村题材的电影突然间从银幕上消失了。中国导演要么钻进成语典故中寻找灵感,要么忙着在贺岁档推出一个幽默故事。于是,“农村电影”曾经的辉煌便成了久远的往事。

  电影成功除了票房还有什么

  随着中国电影进入市场,衡量一部影片成功的标准渐渐狭隘到一个标准:票房。每每有新片放映,媒体的眼睛都死死盯在票房上。《赤壁》公映后,欣喜地宣称:票房4天过亿元。而在《英雄》《无极》《投名状》、“黄金甲”等大片上映之时,更多关注也是在票房上。似乎有了票房就是电影成功的全部。久而久之,连一心做文艺片的导演也跃跃欲试,想着往大片阵营里扎,幻想着也创造一次奇迹。

  从市场的角度来说,衡量电影是否成功,票房当然是很重要的一个指标。但从受众角度来说,票房并不是成功的惟一标志。

  对观众来说,等英雄的故事讲尽了、宏大的场面看够了,明星面孔看腻了,还看什么?那时就要看思想内涵、看电影对现实的关照、看一部电影的品质。而目前,无论是思想内涵、对现实的关照和电影品质都不能让人满意。

  电影人缺失的是责任

  相比于农村题材电影,反映农村题材的电视剧显得比较热闹。《喜耕田的故事》《刘老根》《乡村爱情》《圣水湖畔》等一批优秀农村电视剧走红市场,这种“走红”,说明当代农民对文化产品有着强烈的消费需求。

  面对这样的需求,电影人的表现不仅是忽略,甚至是冷漠。其实,这反映了电影人急功近利的心理,更反映了责任感的缺失。从责任感的角度说,关心农村、关爱农民、关注农业,是所有电影工作者应有的情怀。

  农民需要优秀的农村题材电影,需要真正融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为一体的农村题材电影,这是电影人应负的社会责任。

 

 

【联系我们】娱乐频道主编 手机号:15504500591
 

  明星写真

影视图片
大吉大利今晚"吃鸡"
抢C位炒老公人设?
芳华票房告捷评价不一
法制·社会
国内·国际

如果您在本页面发现错误,请先用鼠标选择出错的内容片断,然后同时按下"CTRL"与"ENTER"键,以便将错误及时通知我们,谢谢您对我们网站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