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
首页黑龙江民生国内社会娱乐评论购风尚
视频东北网视专题国际法制体育理论龙E邮
生活健康医药餐饮食品汽车房产旅游动漫手机IT龙文化
教育龙版网博览寒地知青金融企业经贸彩信北大荒
女性亲子
论坛博客
报料热线
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大庆鸡西双鸭山伊春七台河鹤岗绥化黑河大兴安岭
首 页 | 焦点图片 | 今日焦点 | 冰城影讯 | 视频专区 | 热点专题 | 论坛热帖 | 热辣回放 | 星闻 | 图 库 | 电影电视 | 音 乐
 
  滚动新闻
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文体频道  >  电影电视  >  电影
即时新闻
20年拼搏梦圆巴黎 “六朝元老”杨月勇夺残奥会铁饼金牌  新力量展现中国电影新气象  3824.7万场刷新暑期档总场次纪录  中国街舞:“舞”出“中国范儿” 自信向未来  给冷门绝学的传承增添青春力量  巴黎残奥会|人生如箭:“箭要准,人要美”  巴黎残奥会|“我是冠军,而你是未来”  第八届平遥国际电影展公布“平遥创投”入围项目  中国长春电影节闭幕 张艺谋获最佳导演奖  中国女子冰球职业联赛齐齐哈尔站开赛 
《中国家庭》热播 《渴望》女星变“恶婆婆”
//ent.dbw.cn | 2009-06-01 15:05:01

作者:   来源: 网易娱乐     编辑: 宋巍

 


《孔子》中出演孔子夫人(右) 凯丽对现在的生活很知足。

  “你们真该把我的简历抄一抄,好像我这么多年来没演过其他戏,只有一部《渴望》

  在SMG电视剧频道热播的《中国家庭》中,昔日的“刘慧芳”变成了如今的“恶婆婆”。日前,记者采访了凯丽,虽然一直小心翼翼地避谈《渴望》,但生活中的凯丽还是很“刘慧芳”,只是比“刘慧芳”更多了一份乐观和幸福,有着美满的家庭和可爱的女儿。采访中,凯丽说的最多的词就是:知足。

  演反派很过瘾最渴望演老师

  记者:《中国家庭》中你扮演一个势利的豪门恶婆婆,因为自私地拿出一纸“婚姻合同”,间接酿成了“弃婴换子”的悲剧,这似乎完全颠覆了以往你给观众留下的善良好女人的形象,当初是怎么想到要接这样一个反面角色的呢?

  凯丽:其实这个婆婆也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反面角色,她只是太爱儿子了,希望他能过得好,才会对儿媳提出这样那样的要求。

  《渴望》之后,我回绝了很多“刘慧芳”类型的角色,希望拓展戏路。在《隐姓埋名》里演过大毒枭,在《皇亲国戚》中演过慈禧,《老屋》里演了一个很泼辣的女人,我一直觉得自己能够胜任任何角色,而且我演坏人还演得挺过瘾的,因为生活中没机会做坏人。而且,从演慈禧的时候,我就发现,我这样长相的演坏人,可能比一眼看上去就是“坏人”的演员,演起来更多一层内涵。

  记者:您给人的感觉十分善良、温婉,在剧中你怎样才把自己变得很凶,让“婆婆”这个角色看起来又恶毒又势利呢?

  凯丽:我这人在其他方面都挺“弱智”的,比如说,我是路盲、电盲——很多电子产品都用不来,但就是和表演特别“有缘”,不管碰到什么角色,大段大段的台词过目成诵。我演反派,其实没什么诀窍,就是台词功底好,对表演的感觉好。而且我生活中并不是那种很软弱的好女人,朋友一有什么事,我立马气血上涌,这跟我当兵的经历有关,有一股子猛劲儿。《中国家庭》第一集开场就是我和亲家刘莉莉在大年夜里大打出手。我们俩当时都入了戏,我一把抓住刘莉莉羽绒服的帽子,她也懵了,转身就和我撕扯起来,那场戏一条就过。不过,事后我才发现因为用力过猛,右手手指脱臼了。

  记者:最近在电影《孔子》中,你出演了孔子的夫人,能谈谈和“孔子”周润发的合作吗?

  凯丽:《孔子》里我的戏不多。周润发很和气,每天都笑眯眯的,看到人就拱拳作揖,我觉得他就像一个大小孩。

  记者:演过慈禧、孔子夫人、恶婆婆,最近还在《保卫延安》里面演了宋美龄,还有什么特别想演的角色吗?

  凯丽:其实我一直想演一个很善良的乡村教师,她的善良是与众不同的,又是老师,又是朋友,又是妈妈,又是亲人。这个角色一定不要“高、大、全”式的。如果能碰到这样一个角色,我会很高兴,不过还是随缘。我觉得,我好像是为表演而生的,不论什么角色,在表演的过程中,都能找到人生的快乐。最怕谈《渴望》不爱走红毯>>

  记者:人们谈起你,脑海里想到的就是“刘慧芳”。这么多年来你也拍了不少戏,还拿过话剧梅花奖,为什么没有一个角色的影响能超越《渴望》中的“刘慧芳”的呢?

  凯丽:我并不想去超越“刘慧芳”,也不可能去超越。《渴望》的成功是一个社会现象,那个时代需要这样一个爆发点,天时、地利、人和,远非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所能达成的。在演技上,我早已超越了那时的自己,“刘慧芳”平平淡淡的,只是我的本色演出,但是这个角色的魔力太大了,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太根深蒂固了,无论我再演什么,都难以得到那样的关注和喜爱了。

  记者:会不会觉得《渴望》给你带来的光环太强,而相对阻碍了你之后演艺事业的发展?

  凯丽:没有,我一直很感激《渴望》,没有那部戏,也许我现在还在哪个地方文工团当一个小演员呢,哪有可能得到那么多观众的厚爱?只是我现在很怕再提《渴望》,去年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很多地方都找我去谈《渴望》,我宁可“得罪”人,也不愿再去讲了。一些地方找我去诗朗诵,这个我倒是很乐意,因为那是我的本行,但要是让我唱歌,我也绝不唱《好人一生平安》。我是个很爱面子的人,不想让观众看到我一辈子都在那里谈《渴望》、吃老本。

  记者:这难道也是你那么多年来,一直保持低调,很少接受采访的原因吗?

  凯丽:也不是刻意低调的,有新的东西我就说,没新东西,我就不说,人贵有自知之明。我最怕别人叫我去走红毯,除非是因为得奖了,否则就是露个脸,看着前面新一代的演员那个热闹劲儿,我恨不能找个地洞钻下去。认识你的人永远会把你放在心里,走来走去的,反倒把身份走掉了。

  记者:把《渴望》拿到现在来看,其实讲的就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拍摄手段也不能和现在的电视剧相提并论。但只要是重播,它就能取得很高的收视率,你觉得是什么原因,让它至今在观众中都有那么大的魅力?

  凯丽:是一种最原始的、最朴实的真善美吧,我想这种东西是永恒的。

  家庭很幸福女儿是命根>>

  记者:大家都知道你有个幸福的家庭,老公事业有成,女儿更是你的骄傲,她应该是你最满意的作品吧?

  凯丽:女儿非常粘我,或者说,其实我非常粘女儿。我在外拍戏四五天就一定要回趟家,亲亲抱抱女儿才安心,现在她已经11岁了。女儿也非常依恋我,我给的钱她都舍不得用。有一天我出去工作好几天,回家发现她还是梳着我走时给她扎的小辫。她说因为是妈妈扎的,所以舍不得拆,天天躺在被窝里哭,盼着我回来。几年前,有一次她对我说:“妈妈,如果我俩都被人抓了,只能活一个,我一定会把你送出去!”你想想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就能说出这样的话,怎么不叫人心疼?

  记者:是否想过把女儿培养成“刘慧芳”一样的人?

  凯丽:不会,我女儿以后应该是感性和理性全面发展。她长这么大,我从来没凶过她,我和爱人也没有在女儿面前吵过一次架,这也造就了她阳光开朗的健康性格。学习上我们对女儿没什么太大的要求,只要她快乐就行。我觉得,女儿是全天下最幸福的女孩。我这么娇惯她,她还能这么讲道理,我已经非常知足了。

  记者:你对女儿那么宠爱,是不是跟你演多了母亲的角色有关?

  凯丽:我自己是一个非常感性的人。不怕人笑话,有一天下大雨,我开着车就哭了起来,我想到有一天我就要离开人世,要怎么跟女儿、爱人交代后事,台词我都想好了。这些话我从来不敢跟女儿说。我对痛苦的感知太强烈了,因此心里的爱也多一些。我受外婆的影响很深,她是一个比刘慧芳还刘慧芳的好女人。

  记者:你的生活很幸福,为什么还会有这样的忧虑呢?

  凯丽:没办法,这是我最大的缺点——脆弱、心软。幸好有我爱人的支持。他原来是个作家,后来做生意了。他非常了解我,会把我那些非常感性的东西用他的理性去梳理,我们俩非常互补。在生活上,我俩也高度统一。我跟他说,都快奔五的人了,我们后半生应该好好享受人生,不要把做生意赚钱作为生活的目标,因此他现在每周只去一两次公司处理点事情。只要我待在北京,下午我们就会去喝喝咖啡,做做我们喜欢的事情。

  我不喜欢在外面跑,就喜欢在家待着。我的爱人很好,孩子很好,朋友很好,生活无忧无虑,我真的很知足。

  【花絮】

  凯丽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当年很多女明星都有意接下刘慧芳这个角色,“我只能算是候选人之一。我这人懒,那时身体又不好,听说一拍就是50集,也不太想演。有一天导演鲁晓威来家里找我,中午我就下厨做了几个菜招待他,没想到他一下子就认为我有贤妻良母的感觉,拍板定下我了,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渴望》中的刘慧芳是个勤俭持家的好手,但凯丽却说自己“是个败家子”,对钱和数字没有任何概念。《渴望》播出后,有公司找她出录音磁带,她不仅没想过要拿多少费用,还“傻兮兮”地问对方,可不可以两首歌都唱。而在磁带卖出几百万的销量后,她拿着七百多元的酬劳还高兴得像个孩子一样。

  【链接】

  家庭剧要顺应时代

  近来,家庭伦理剧成了电视荧屏的热点。在一次电视节目交易会上,家庭伦理剧的交易份额占17.04%,在各种类型剧中居首位。各大影视公司纷纷把制作和引进的家庭伦理剧作为招牌产品……家庭伦理剧为什么有这样的热度?在逐渐成熟的市场上,观众能否对这类题材热情依旧?在未来的发展中,家庭伦理剧该何去何从?

  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主任李培森说,家庭伦理剧与别的题材相比更契合观众心理,毕竟对家的归依,对亲情的依恋是人类的共同情感。导演杨亚洲指出,家庭伦理剧表现的是观众身边的真实故事。因为距离近,观众会被作品牢牢吸引,并产生由角色到自己的情感交流。

  李培森说,亲情是永恒的,但也有多样性。改革开放对中国每个家庭的冲击力都不小,这都应该是表现的范围。比如《刘老根》,每一部都带着时代的印记,家庭的命运和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只有这样的视角才能让作品更加丰富多样。如果局限在家长里短,再好的电视剧也难以满足观众需求。

  韩国导演张斗翼则表示,家庭伦理剧一定要改变,不能一味“注水”。比如,《看了又看》前二十几集故事情节很紧凑,悬念也很多。越往后,故事情节开始弱下来,这就是“注水”的缘故。随着收视的狂飙,本来只有26集的剧本变成了60集,又到最后的158集,原来准备半年播出的戏最后播了一年零一个月。这样的商业运作只会弄坏观众的胃口。

 

 

【联系我们】娱乐频道主编 手机号:15504500591
 

  明星写真

影视图片
大吉大利今晚"吃鸡"
抢C位炒老公人设?
芳华票房告捷评价不一
法制·社会
国内·国际

如果您在本页面发现错误,请先用鼠标选择出错的内容片断,然后同时按下"CTRL"与"ENTER"键,以便将错误及时通知我们,谢谢您对我们网站的大力支持。